吴公
基本解释
词条:『吴公』
拼音:wú gōng
注音:ㄨˊ ㄍㄨㄥ
解释:
1.汉上蔡人。文帝时,为河南守,曾荐贾谊为博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乃征为廷尉。"司马贞索隐:"吴,姓也。史失名,故称公。"后因以指政绩突出者。
2.即蜈蚣。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隋堤柳:「吴公台下多悲风。」
唐代.白居易.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
唐代.白居易.和河南郑尹新岁对雪:「楚客难酬郢中曲,吴公兼占洛阳才。」
唐代.刘禹锡.郡斋书怀寄江南:「绮季衣冠称鬓面,吴公政事副词华。」
唐代.刘禹锡.和河南裴尹侍郎宿斋天平寺诣九龙祠祈雨二十:「吴公敏于政,谢守工为诗。」
基本字义
吴wú(ㄨˊ)
1、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4、姓。
基本字义
公gōng(ㄍㄨㄥ)
1、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
5、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雄性的:公母。公畜。
8、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
9、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