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萎蕤

基本解释

词条:『萎蕤』

拼音:wěi ruí

注音:ㄨㄟˇ ㄖㄨㄟˊ

解释:
1.草名。即玉竹。
2.草木茂盛貌。
3.引申为气势盛貌。
4.柔弱貌;柔软貌。
5.引申为萎靡。
6.旗名。卤簿中有之。

古代诗词

唐代.高适.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赠之作:「江山纷想像,云物共萎蕤。」
唐代.皎然.答郑方回:「萎蕤鸾凤彩,特达珪璋性。」
唐代.吕温.同舍弟恭岁暮寄晋州李六协律三十韵:「云雨沛萧艾,烟阁双萎蕤。」
唐代.韦应物.骊山行:「玉阶寂历朝无事,碧树萎蕤寒更芳。」
唐代.温庭筠.嘲春风:「苒袅转鸾旗,萎蕤吹雉葆。」

基本字义

wěi(ㄨㄟˇ)

1、干枯衰落:萎谢。萎蔫。萎顿(亦作“委顿”)。萎靡。萎缩。枯萎。

基本字义

ruí(ㄖㄨㄟˊ)

1、草木的花下垂的样子。

2、〔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

3、〔蕤宾〕a.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第七律;b.农历五月的别称。

4、指下垂的缨类装饰物。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萎糜不振 萎靡不振 哲人其萎 蕤宾铁响

更多汉语词典: 外集 毋乃 文吏 无道 汪波 伍参 外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