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泗桥战役
基本解释
词条:『汀泗桥战役』
拼音:tīng sì qiáo zhàn yì
注音:ㄊ一ㄥ ㄙˋ ㄑ一ㄠˊ ㄓㄢˋ 一ˋ
解释:北伐战争的著名战役。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从湖南向湖北挺进,军阀吴佩孚以主力扼守湖北咸宁境内的军事要隘汀泗桥。26日,国民革命军向汀泗桥发起进攻。担负先锋任务的叶挺独立团,迂回敌后,敌军腹背受敌,全线崩溃。北伐军占领了汀泗桥。
基本字义
汀tīng(ㄊ一ㄥ)
1、水边平地,小洲:汀洲。绿汀。汀线(海岸被海水侵蚀而成的线状痕迹)。
基本字义
泗sì(ㄙˋ)
1、〔泗河〕水名,在中国山东省。
2、鼻涕:涕泗(眼泪和鼻涕)。
基本字义
桥(橋)qiáo(ㄑ一ㄠˊ)
1、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桥梁。桥墩。桥涵。桥头堡。吊桥。栈桥。引桥。立交桥。
2、形状如桥梁的:心脏搭桥手术。
3、古同“乔”,高。
4、古同“矫”,正,整。
5、姓。
基本字义
战(戰)zhàn(ㄓㄢˋ)
1、打仗:战争。战机。战绩。战略。战术。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泛指争斗,比高下:论战。争战。
3、发抖:战抖。寒战。胆战心惊。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