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亭午

基本解释

词条:『亭午』

拼音:tíng wǔ

注音:ㄊ一ㄥˊ ㄨˇ

解释:正午。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郡亭:「平旦起视事,亭午卧掩关。」
唐代.白居易.吴中好风景二首:「两衙渐多暇,亭午初无热。」
唐代.岑参.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峰攒望天小,亭午见日初。」
唐代.常建.张天师草堂:「夜深月暂皎,亭午朝始暾。」
宋代.陈与义.夏日集葆真池上以绿阴生昼静赋诗得静字:「谈余日亭午,树影一时正。」

基本字义

tíng(ㄊ一ㄥˊ)

1、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亭。牡丹亭。

2、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书亭。邮亭。岗亭。

3、适中,均匀:亭匀。

4、正,当:亭午(正午,中午)。

基本字义

wǔ(ㄨˇ)

1、地支的第七位,属马。

2、用于计时: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间。午饭。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

3、古同“忤”、“迕”,逆,背。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昌亭之客 昌亭旅食 长亭短亭 鹤唳华亭 楼阁亭台 华亭鹤唳 楼台亭阁 袅袅亭亭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