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骨
基本解释
词条:『体骨』
拼音:tǐ gǔ
注音:ㄊ一ˇㄊ一 ㄍㄨˇㄍㄨ
解释:
1.犹主体,主干。
2.指诗文或书法的骨力。
古代诗词
宋代.葛立方.次韵刘无言寿山中五绝句敢请诸僚和之:「体骨素轻唯燕子,面皮最好是桃花。」
明代.王世贞.桂之树行:「一岁口泽馨,二岁体骨轻,三岁毛羽生。」
清代.康有为.丁巳元日赋长篇后意未尽而韵已将尽乃再赋此二章吾平生所得在此也 其一:「视虱如车轮,其体骨已巨。」
元代.柯九思.中秋醉后偶作:「冷光透体骨髓凝,灏气侵人毛发立。」
元代.陶宗仪.白醉楼为范文铉赋:「心情酣乐非因酌,体骨融和似欲扶。」
基本字义
体(體)tǐ(ㄊ一ˇ)
1、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其他字义
体(體)tī(ㄊ一)
1、〔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基本字义
骨gǔ(ㄍㄨˇ)
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其他字义
骨gū(ㄍㄨ)
1、〔骨朵儿(duor)〕尚未开放的花朵。
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