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吐绶鸡

基本解释

词条:『吐绶鸡』

拼音:tǔ shòu jī

注音:ㄊㄨˇㄊㄨˋ ㄕㄡˋ ㄐ一

解释:鸟名。也叫吐锦鸡﹑真珠鸡﹑七面鸟,俗称火鸡。产于巴峡及闽广山中今多饲作家禽。以喉下有肉垂,似绶,故称。

古代诗词

宋代.刘克庄.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羽毛只可如鸦雀,谁遣君为吐绶鸡。」
明代.区怀瑞.过锦石:「潭影冰丝茧,晴氛吐绶鸡。」
宋代.李易.咏吐绶鸟:「昔人仙去断丹梯,憔悴深山吐绶鸡。」

基本字义

tǔ(ㄊㄨˇ)

1、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2、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纳新。

3、说出:吐话。一吐为快。

其他字义

tù(ㄊㄨˋ)

1、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呕吐。上吐下泻。

2、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吐还不义之财。

基本字义

绶(綬)shòu(ㄕㄡˋ)

1、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绶。绶带。

基本字义

鸡(鷄)jī(ㄐ一)

1、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能报晓,雌性能生蛋:公鸡。母鸡。鸡雏。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半吐半露 半吞半吐 不吐不快 不吐不茹 格格不吐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出言吐语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