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司
基本解释
词条:『堂司』
拼音:táng sī
注音:ㄊㄤˊ ㄙ
解释:
1.明清时中央各行政官署的泛称。亦指各署的长官。
2.佛寺中知事僧及其居所之称。因知事司僧堂庶务,故称。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思贤:「堂堂司直社稷臣,谏有用否不辱身。」
宋代.刘宰.送傅守归:「堂堂司马公,独乐五亩园。」
宋代.王之道.送董令升舍人归朋溪二首:「试问玉堂司凤诏,何如蓬岛驾云车。」
宋代.李廌.题郭功甫诗卷:「秉钧庙堂司惨舒,建旌立节如张裴。」
宋代.刘宰.简张槃斋以国朝四君子文易南华经:「堂堂司马公,奥学迈舒同。」
基本字义
堂táng(ㄊㄤˊ)
1、正房,高大的房子:堂屋。堂客。堂倌。礼堂。澡堂。
2、同祖父的亲属关系:堂房。堂兄弟。
3、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大堂。公堂。过堂。
4、量词:上了一堂课。一堂家具。
基本字义
司sī(ㄙ)
1、主管,操作: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b.复姓)。司徒(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b.复姓)。司马(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b.复姓)。司寇(a.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b.复姓)。
2、官署名称:人事司。
3、视察:司日月之长短。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