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螳怒

基本解释

词条:『螳怒』

拼音:táng nù

注音:ㄊㄤˊ ㄋㄨˋ

解释:《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蜋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后因以"螳怒"形容自不量力。

古代诗词

宋代.赵希蓬.满江红:「螳怒空横林影臂,鹰扬不展秋空翼。」
明代.萧光绪.吊步香诗十首 其四:「匹夫螳怒敢车当,捐殉非因国士偿。」
清代.平泰.平定金川功成恭纪:「猿娭矜搏箭,螳怒敢当轮。」

基本字义

táng(ㄊㄤˊ)

1、〔螳螂〕昆虫,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如“螳螳捕蝉,黄雀在后”。俗称“刀螂”;简称“螳”,如“螳臂当车”(喻不自量力)。

基本字义

nù(ㄋㄨˋ)

1、生气,气愤:怒色。怒视。怒叱。怒骂。恼怒。息怒。

2、气势盛:怒涛。怒火。心花怒放。

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怒族。

4、谴责:“若不可教而后怒之”。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螳臂当辙 螳臂当车 螳螂奋臂 螳臂挡车 螳螂捕蛇 螳螂拒辙 螳螂黄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更多汉语词典: 谈锋 太婆 挞市 天疾 腾射 秃满 通联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