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台使

基本解释

词条:『台使』

拼音:tái shǐ

注音:ㄊㄞˊㄊㄞ ㄕˇ

解释:
1.六朝时指朝廷使者。
2.唐时指未正名的监察御史。

古代诗词

唐代.岑参.临:「白发轮台使,边功竟不成。」
唐代.岑参.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谁宴霜台使,行军粉署郎。」
唐代.岑参.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为逼霜台使,重裘也觉寒。」
唐代.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江树城孤远,云台使寂寥。」
宋代.陆游.哭开孙:「虚称砌台使,不遇玉函方。」

基本字义

台(臺、檯、颱)tái(ㄊㄞˊ)

1、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量词:一台戏。

5、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姓。

7、桌子、案子:写字台。

8、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其他字义

tāi(ㄊㄞ)

1、〔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基本字义

使shǐ(ㄕˇ)

1、用: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

2、派,差谴:使唤。使命。使女。

3、让,令,叫:迫使。

4、假若:假使。即使。

5、奉命办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相关汉字

使

相关成语

打擂台 层台累榭 歌台舞榭 登台拜将 唱对台戏 恭候台光 黄台之瓜 阆苑瑶台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