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意
基本解释
词条:『鄙意』
拼音:bǐ yì
注音:ㄅ一ˇ 一ˋ
解释:谦辞,称自己的意见。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入局:「鄙意惭轻出,殊恩免早朝。」
宋代.魏了翁.山河叹送刘左史归简州:「彼唐畋铎何物耳,词鄙意佞如吠狺。」
宋代.苏洵.答张子立见寄:「将行纷乱若无思,强说鄙意惭区区。」
宋代.蔡襄.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强抽鄙意答长歌,脂泽陋滋容益丑。」
明代.王世贞.冯京兆先生挂冠其子咸甫赴公车言别需一言之赠:「鄙意稍不然,良玉戒暗投。」
近义词:愚见
基本字义
鄙bǐ(ㄅ一ˇ)
1、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2、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鄙。
3、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
4、轻蔑,看不起:鄙视。鄙夷。鄙弃。鄙薄。
5、品质低劣:卑鄙。
6、谦辞,用于自称:鄙人。鄙老。鄙见。
7、吝啬:鄙吝。鄙诈(贪吝诈伪)。
基本字义
意yì(一ˋ)
1、心思: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意。同意。意在笔先。意在言外。
2、心愿,愿望:意愿。愿意。意向。意图。意皆。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3、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诗意。惬意。情意。意境。
4、料想,猜想:意料。意想。意外。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