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书
基本解释
词条:『八书』
拼音:bā shū
注音:ㄅㄚ ㄕㄨ
解释:指《史记》的《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八书﹐其内容是关于对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专题记载和论述。其后正史皆称志。
古代诗词
宋代.吴充.史院席上作:「宾友求三事,规摹本八书。」
宋代.喻良能.送高炳如粹天台:「二志既崇成,八书可偕考。」
明代.皇甫汸.从军行寄赠杨用修:「愤志酬八书,荣名重三策。」
宋代.真德秀.赠旴江张平仲:「煌煌八书训。」
元代.傅若金.秋日巡山和王君实四首 其二:「少陵漫拟陈三赋,司马先能著八书。」
基本字义
八bā(ㄅㄚ)
1、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基本字义
书(書)shū(ㄕㄨ)
1、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3、文件:证书。说明书。
4、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5、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6、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7、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