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梁
基本解释
词条:『柏梁』
拼音:bǎi liáng
注音:ㄅㄞˇㄅㄛˊㄅㄛˋ ㄌ一ㄤˊ
解释:
1.亦作"栢梁"。指柏梁台。
2.借指宫廷。
3.指《柏梁诗》。
4.泛称应制诗。
5.指柏梁体。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晓从朝兴庆,春陪宴柏梁。」
南北朝.鲍照.拟行路难:「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南北朝.鲍照.拟行路难:「君不见柏梁台。」
唐代.鲍溶.霓裳羽衣歌:「五声写出心中见,拊石喧金柏梁殿。」
唐代.鲍溶.汉宫词二首:「柏梁宸居清窈窕,东方先生夜待诏。」
基本字义
柏bǎi(ㄅㄞˇ)
1、常绿乔木,叶鳞片状,结球果,有“扁柏”、“侧柏”、“圆柏”、“罗汉柏”等多种。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柏露(柏树上的露水,据说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2、姓。
其他字义
柏bó(ㄅㄛˊ)
1、〔柏林〕德国的首都。
其他字义
柏bò(ㄅㄛˋ)
1、同“檗”。
基本字义
梁liáng(ㄌ一ㄤˊ)
1、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梁。栋梁。梁上君子(指窃贼)。
2、桥: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3、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梁。山梁。车梁。
4、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5、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6、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