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白饧

基本解释

词条:『白饧』

拼音:bái xíng

注音:ㄅㄞˊ ㄒ一ㄥˊ

解释:用米或杂粮加麦芽或谷芽熬成的一种糖。

古代诗词

宋代.李纲.清明日:「赐来新火传红蜡,煮就香糜和白饧。」
清代.李宪噩.腊日廿四日,携儿辈游村市,寄子乔:「祀灶须白饧,馈岁贵黄韭。」
清代.薛时雨.琐窗寒 寒食:「粥白饧香,芹肥韭嫩,客中清奉。」

基本字义

bái(ㄅㄞˊ)

1、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2、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3、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4、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5、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6、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7、没有付出代价的:白吃白喝。

8、陈述: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9、与文言相对:白话文。

10、告语: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11、丧事: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12、把字写错或读错:白字(别字)。

13、政治上反动的:白匪。白军。

14、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白族。白剧。

15、姓。

基本字义

饧(餳)xíng(ㄒ一ㄥˊ)

1、糖稀。

2、糖块、面剂子等变软:糖饧了。

3、精神不振,眼睛半睁半闭:眼睛发饧。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白驹过隙 白驹空谷 白蜡明经 白浪掀天 白龙鱼服 白头相守 白头偕老 白头之叹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