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斑毛

基本解释

词条:『斑毛』

拼音:bān máo

注音:ㄅㄢ ㄇㄠˊ

解释:谓颈毛色彩驳杂。

古代诗词

唐代.李绅.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衰叶满栏草,斑毛盈镜霜。」
清代.毛奇龄.打虎儿行:「小儿十一随父耕,深林有虎斑毛成。」
宋代.桂闻诗.和傅子云见赠:「虽我斑毛薄,多君青眼垂。」
宋代.李流谦.浴罢:「却忧见斑毛,引镜不敢对。」
宋代.韩维.卞仲谋八老会:「同榜同僚同里客,斑毛素发入华筵。」

基本字义

bān(ㄅㄢ)

1、一种颜色中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或条纹:斑点。斑纹。斑斓。雀斑。斑秃。斑白。斑竹。斑驳(色彩错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喻从看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

基本字义

máo(ㄇㄠˊ)

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2、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3、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4、粗糙,没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5、不是纯净的:毛利。毛重。

6、行动急躁:毛躁。

7、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毛了。

8、小: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9、货币贬值:钱毛了。

10、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毛钱。

11、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斑斑点点 斑驳陆离 斑衣戏彩 陆离斑驳 略窥一斑 略见一斑 可见一斑 窥见一斑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