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鞭抶

基本解释

词条:『鞭抶』

拼音:biān chì

注音:ㄅ一ㄢ ㄔˋ

解释:用鞭抽打。

古代诗词

宋代.黄庭坚.丙辰仍宿清泉寺:「按省其家赀,可忍鞭抶之。」
宋代.欧阳修.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文书少期会,租讼省鞭抶。」
宋代.喻良能.愧陶:「荒县饶逋负,催科费鞭抶。」
宋代.欧阳修.班班林间鸠寄内:「荆蛮昔窜逐,奔走若鞭抶。」
宋代.周文璞.赠苏召叟:「恨不还其人,加巾急鞭抶。」

基本字义

biān(ㄅ一ㄢ)

1、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鞭杆。鞭长莫及。

2、用鞭子抽打:鞭打。鞭扑。鞭责。鞭策。

3、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鞭。

4、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钢鞭。竹节鞭。

5、编连成串的爆竹:鞭炮。小鞭。

基本字义

chì(ㄔˋ)

1、用鞭、杖或竹板之类的东西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鞭辟近里 鞭辟入里 鞭辟向里 鞭辟着里 鞭不及腹 鞭长不及 鞭长不及马腹 鞭长驾远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