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鞭镫

基本解释

词条:『鞭镫』

拼音:biān dèng

注音:ㄅ一ㄢ ㄉㄥˋ

解释:
1.亦作"鞭蹬"。亦作"鞭?"。亦作"鞭凳"。
2.马鞭和马镫。借指马具。
3.借指马。
4.犹麾下﹑左右。

古代诗词

宋代.卢祖皋.鱼游春水:「软红尘里鸣鞭镫,拾翠丛中句伴侣。」
两汉.无名氏.感皇恩令/感皇恩:「愿随鞭镫,又被名缰勒住。」
明代.张羽.纪行十首 观音山:「势如万马奔,鞭镫忽回复。」
宋代.华岳.初抵富沙二首:「鞭镫两三千里路,楼台数十万人家。」
宋代.方回.三月八日百五节林敬舆携酒约盛元仁戴帅初方:「红裙鞭镫追游女,白首端章笑腐儒。」

基本字义

biān(ㄅ一ㄢ)

1、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鞭杆。鞭长莫及。

2、用鞭子抽打:鞭打。鞭扑。鞭责。鞭策。

3、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鞭。

4、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钢鞭。竹节鞭。

5、编连成串的爆竹:鞭炮。小鞭。

基本字义

镫(鐙)dèng(ㄉㄥˋ)

1、挂在马鞍两旁的铁制脚踏:马镫。镫骨(听骨之一,形状像马镫)。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鞭辟近里 鞭辟入里 鞭辟向里 鞭辟着里 鞭不及腹 鞭长不及 鞭长不及马腹 鞭长驾远

更多汉语词典: 鞭凳 鞭蹬 鞭打 鞭春 鞭棰 鞭捶 鞭靮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