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伏剑

基本解释

词条:『伏剑』

拼音:fú jiàn

注音:ㄈㄨˊ ㄐ一ㄢˋ

解释:以剑自刎。

古代诗词

唐代.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之五 田光先生:「伏剑诚已矣。」
唐代.刘长卿.至德三年春:「艰难悲伏剑,提握喜悬衡。」
唐代.李涉.哭田布:「纵使将军能伏剑,何人岛上哭田横。」
唐代.李德裕.清冷池怀古:「袁丝徒伏剑,长孺欲成灰。」
唐代.李瀚.蒙求:「陵母伏剑,轲亲断机。」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基本字义

剑(劍)jiàn(ㄐ一ㄢˋ)

1、古代的一种兵器:宝剑。长剑。剑鞘。剑术。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剑。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不伏烧埋 不甘雌伏 发隐擿伏 伏龙凤雏 发奸擿伏 伏首贴耳 福倚祸伏 伏法受诛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