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二萧

基本解释

词条:『二萧』

拼音:èr xiāo

注音:ㄦˋ ㄒㄧㄠ

解释:
1.指南朝齐﹑梁两代。因其皇室均萧姓,故名。
2.指梁武帝萧衍与其兄萧懿。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断碑叹:「二萧同起南兰陵,正如文叔与伯升。」
宋代.乐雷发.寄萧大山兄弟:「兄弟自为千古计,江湖方诵二萧诗。」
宋代.释德洪.孙侯见和复次韵五首 其三:「野居兴味应无限,小字明窗拔二萧。」

基本字义

èr(ㄦˋ)

1、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2、双,比:独一无二。

3、两样,别的:二话。不二价。

基本字义

萧(蕭)xiāo(ㄒ一ㄠ)

1、即“艾蒿”。

2、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萧瑟。萧索。萧飒。萧森。萧骚。萧疏。萧条。

3、〔萧萧〕a.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b.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

4、〔萧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萧萧”。

5、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百二关河 百二河山 百二金瓯 百二山川 百二山河 别无二致 不擒二毛 不二法门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