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伏
基本解释
词条:『飞伏』
拼音:fēi fú
注音:ㄈㄟ ㄈㄨˊ
解释:
1.汉代易学术语。以卦见者为飞,不见者为伏;以飞为未来﹐伏为既往。汉儒用以占验吉凶。详见《京氏易传》﹑清惠栋《易汉学》。
2.流动隐伏。
3.指社会地位的高低。
古代诗词
元代.王吉昌.风入松:「守迁飞伏随方变,应周天、衰旺相推。」
元代.王吉昌.玩溪沙:「飞伏十干证添抽。」
元代.王吉昌.无俗念 火候不正:「周天火候,要升沉飞伏,无差无错。」
唐代.张说.赠崔公:「无嗟异飞伏,同气幸相求。」
宋代.张舜民.杜鹃:「飞伏终难见,空抟似老乌。」
基本字义
飞(飛)fēi(ㄈㄟ)
1、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跃。飞鸟。
2、在空中运动:飞雪。火箭飞向太空。
3、形容极快:飞驶。飞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4、极,特别地:刀子飞快。
5、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飞语。
6、像架在空中的形状:飞桥。飞阁。
7、感情的表达与传递:飞眼。
基本字义
伏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