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徒
基本解释
词条:『法徒』
拼音:fǎ tú
注音:ㄈㄚˇ ㄊㄨˊ
解释:佛教徒。
古代诗词
宋代.邓肃.和邓成材五绝:「句法徒能泣鬼神,文穷欲饯叹无因。」
宋代.释慧空.和支提秀和尚:「森严听法徒,天冠千眷属。」
明代.释函可.山境:「仁义属荣华,道法徒餔歠。」
元代.刘鹗.感时:「礼法徒有名,生民已无主。」
明代.饶希燮.西僧:「虬髯深目话波罗,问法徒惊竖指多。」
基本字义
法fǎ(ㄈㄚˇ)
1、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
2、处理事物的手段:办法。设法。手法。写法。
3、仿效:效法。
4、标准,规范,可仿效的:法式。法帖。
5、佛家的道理: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
6、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法师。法器。法事。
7、指“法国”:法文。法式大菜。
8、姓。
基本字义
徒tú(ㄊㄨˊ)
1、步行:徒步。徒涉。
2、空:徒手。
3、白白地:徒然。徒劳无益。
4、只;仅仅:家徒四壁。
5、从事学习的人:徒弟。徒工。学徒。师徒。
6、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党徒。
7、人(多指坏人):匪徒。暴徒。赌徒。叛徒。
8、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徒刑。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