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伏弩

基本解释

词条:『伏弩』

拼音:fú nǔ

注音:ㄈㄨˊ ㄋㄨˇ

解释:
1.埋伏弓箭手。
2.隐蔽着的用机械发射的弓箭。
3.泛指暗箭。

古代诗词

唐代.许棠.塞下二首:「防秋朝伏弩,纵火夜搜山。」
宋代.刘克庄.虎暴二首:「四方多伏弩,未可恃雄强。」
宋代.王令.寄衡父满翁:「须学依墙勤哭楚,莫同伏弩助收庞。」
宋代.梅尧臣.依韵吴冲卿秘阁观逸少墨迹:「长戈与伏弩,无不从号令。」
宋代.方回.十月初六日同仇仁近至王子由庵遂饮白云李居:「猎士捕乳虎,伏弩行者断。」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基本字义

nǔ(ㄋㄨˇ)

1、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弩弓。弩机。弩手(弓手)。弩箭。弩炮(发射石块的弩机)。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不伏烧埋 不甘雌伏 发隐擿伏 伏龙凤雏 发奸擿伏 伏首贴耳 福倚祸伏 伏法受诛

更多汉语词典: 丹枢 干熯 持衡 飞煽 干粉 耳根 宠授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