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祀
基本解释
词条:『大祀』
拼音:dà sì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ㄙˋ
解释:帝王最隆重的祭祀。指祭祀天地﹑宗庙等。
古代诗词
宋代.苏轼.郊祀庆成诗:「大祀乾坤合,刚辰日月明。」
清代.佚名.景德祭社稷三首:「于穆大祀,功利相宣。」
元代.赵孟頫.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大祀须粢盛,一一稽古制。」
宋代.仁宗.元符亲郊五首:「陟彼郊丘,大祀是承。」
清代.佚名.纳火礼祀大辰十二首:「式崇大祀,礼文咸秩。」
基本字义
大dà(ㄉㄚˋ)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时间更远:大前年。
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其他字义
大dài(ㄉㄞˋ)
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其他字义
大tài(ㄊㄞˋ)
1、古通“太”。
2、古通“泰”。
基本字义
祀sì(ㄙˋ)
1、祭:祭祀。祀天。祀祖。
2、中国殷代指年:十有三祀。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