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浮翳

基本解释

词条:『浮翳』

拼音:fú yì

注音:ㄈㄨˊ 一ˋ

解释:
1.犹遮蔽。
2.指云雾等遮蔽物。

古代诗词

元代.侯善渊.满庭芳:「四朗天无浮翳,冰轮坼、悬象俱明。」
宋代.陈宓.近三衢阻雨:「凭谁扫浮翳,杲杲出云端。」
宋代.卫宗武.夜坐待月次日补吟:「浮翳从何来,掩蔽仍不果。」
元代.倪瓒.刘君元晖八月十四日邀余玩月快雪斋中,命余:「明星如银浮翳消,垂露成帷桂花发。」
明代.张宇初.晚霁:「夕阳媚春晖,浮翳方四展。」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1、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浮桥。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

2、表面的:浮皮儿。浮土。浮雕。

3、空虚,不切实:浮夸。浮华。

4、不沉静,不沉着:轻浮。浮躁。

5、暂时的:浮记。浮支。

6、可移动的:浮财。浮荡。浮吊。浮动。

7、超过,多余:人浮于事。

8、呈现,涌现:浮现。浮想。

9、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浮脉。

基本字义

yì(一ˋ)

1、用羽毛做的华盖。

2、遮蔽,障蔽:荫翳。翳蔽。翳障。翳然。

3、掩蔽物:“兵不解翳”。

4、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白斑:白翳。

5、古同“殪”,树木枯死,倒伏于地。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泛家浮宅 诡言浮说 浮语虚辞 浮云蔽日 浮云朝露 泛宅浮家 飞扬浮躁 沉浮俯仰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