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蝉蜎

基本解释

词条:『蝉蜎』

拼音:chán yuān

注音:ㄔㄢˊ ㄩㄢ

解释:
1.蝉﹐通"婵"。飞腾貌。《文选.木华<海赋>》"蝉蜎"李善注:"蝉蜎,烟艳飞腾之貌。"一说远视貌。李周翰注:"蝉蜎,远视貌。"
2.蝉﹐通"婵"。妍雅貌。

古代诗词

宋代.真宗.宁宗朝享三十五首:「黼幄蝉蜎,飚斿宁燕。」
宋代.岳珂.宫词一百首:「圣心如镜静蝉蜎,欲仗元龟监已然。」
宋代.岳珂.山居感旧百韵:「曾因陈战守,尚忆奏蝉蜎。」
宋代.周紫芝.仁宗皇帝飞白歌:「太平天子坐垂拱,蝉蜎蠖濩朝千官。」
清代.毛澄.渡海 其一:「文螺化鹦鹉,彩蚌嫣蝉蜎。」

基本字义

蝉(蟬)chán(ㄔㄢˊ)

1、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蝉联。蝉蜕。蝉韵(蝉鸣)。寒蝉。金蝉脱壳。

2、古代的一种薄绸,薄如蝉翼:蝉纱。

基本字义

yuān(ㄩㄢ)

1、〔蜎蜎〕形容虫子爬行的屈曲蠕动的样子。

2、古书上指孑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蝉喘雷干 蝉不知雪 蝉腹龟肠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功薄蝉翼 貂蝉满座 春蛙秋蝉 寒蝉仗马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