赪尾
基本解释
词条:『赪尾』
拼音:chēng wěi
注音:ㄔㄥ ㄨㄟˇ一ˇ
解释:
1.亦作"頳尾"。
2.赤色的鱼尾。
3.借指鱼。
4.《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毁。"毛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后以"赪尾"指忧劳,劳苦。
5.指奔波劳苦之人。
6.《诗.周南.汝坟》"鲂鱼頳尾"孔颖达疏:"郑氏云:'鱼肥则尾赤。'"后以"赪尾"指鱼肥。
古代诗词
唐代.罗隐.西京崇德里居:「锦鳞赪尾平生事,却被闲人把钓竿。」
唐代.罗隐.县斋秋晚酬友人朱瓒见寄:「只叹雕龙方擅价,不知赪尾竟空回。」
唐代.李咸用.赠友弟:「谁能终岁摇赪尾,唯唯洋洋向碧涛。」
唐代.皮日休.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种鱼:「一月便翠鳞,终年必赪尾。」
宋代.苏轼.杜介送鱼:「新年已赐黄封酒,旧老仍分赪尾鱼。」
基本字义
赪(赬)chēng(ㄔㄥ)
1、红色:赪面(脸红)。赪颜(脸红)。
基本字义
尾wěi(ㄨㄟˇ)
1、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鸟尾。
2、末端: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
3、在后面跟:尾随。尾追。
4、量词,指鱼:三尾鱼。
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其他字义
尾yǐ(一ˇ)
1、特指马尾(wěi)巴上的毛:马尾罗。马尾儿提豆腐―提溜不起来。
2、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三尾儿(雌蟋蟀)。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