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咻
基本解释
词条:『嘲咻』
拼音:cháo xiū
注音:ㄔㄠˊㄓㄠ ㄒ一ㄡ
解释:谓大声嘲笑。
古代诗词
宋代.张耒.赠敦复:「山川困搜罗,风月遭嘲咻。」
明代.宋濂.忆与刘伯温章三益叶景渊三君子同上江表五六:「下关避沉酗,抵掌争嘲咻。」
宋代.赵鼎.乙巳二月初八日集独乐园夜饮梅花下会者宋退翁胡明仲马世甫张与之王子与林秀才及余凡七人以炯如流水涵青蘋为韵赋诗分得流字:「快谈慨慷杂嘲咻,凛如武库森戈矛。」
清代.吴履泰.读书一章示诸童子:「吾歌为此诗,非敢相嘲咻。」
基本字义
嘲cháo(ㄔㄠˊ)
1、讥笑,拿人取笑:嘲笑。嘲弄。嘲骂。嘲诮。嘲谑。冷嘲热讽。
其他字义
嘲zhāo(ㄓㄠ)
1、〔嘲哳(zhā)〕同“啁哳”。
基本字义
咻xiū(ㄒ一ㄡ)
1、〔咻咻〕a.象声词,形容喘气的声音;b.象声词,形容某些动物的叫声。
2、吵,乱说话。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