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鬲
基本解释
词条:『鼎鬲』
拼音:dǐng gé
注音:ㄉ一ㄥˇ ㄍㄜˊㄌ一ˋ
解释:鼎与鬲。泛指煮器。
古代诗词
唐代.陆龟蒙.五歌·食鱼:「江南春旱鱼无泽,岁晏未曾腥鼎鬲。」
宋代.司马光.旬虑十七韵呈同舍:「蜚鸟开樊笼,跳鱼出鼎鬲。」
明代.九皋声公.和感寓并杂诗(三首):「岂知絓罗罔,复惧膏鼎鬲。」
宋代.林光朝.资中行奉寄临邛守宇郎中:「是中变幻随形模,钟鎛鼎鬲匜盘盂。」
宋代.刘攽.寄王深甫:「狐裘匪负薪,鼎鬲宁柱车。」
基本字义
鼎dǐng(ㄉ一ㄥˇ)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2、锅:鼎罐。鼎锅。
3、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4、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5、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6、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基本字义
鬲gé(ㄍㄜˊ)
1、〔鬲津河〕古水名,即今漳卫新河,是中国河北、山东两省的界河。
其他字义
鬲lì(ㄌ一ˋ)
1、古代炊具,形状像鼎而足部中空。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