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仪
基本解释
词条:『佛仪』
拼音:fó yí
注音:ㄈㄛˊㄈㄨˊㄅ一ˋㄅㄛˊ 一ˊ
解释:佛像。
古代诗词
宋代.释祖珍.偈三十五首:「断除须发著僧衣,精进当遵古佛仪。」
宋代.释绍昙.世尊乞食归放拄杖以手拄颐坐眠赞:「雪岩曾经苦,勤行七佛仪。」
宋代.释宗演.颂古十七首:「从前七佛仪式,庆喜何曾欠少。」
宋代.释遵式.戒五辛颂:「薜荔唼唇吻,魔罗现佛仪。」
明代.郭奎.登楼次李员外韵 其二:「凭城结绮楼,彷佛仪鸾翥。」
基本字义
佛fó(ㄈㄛˊ)
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
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其他字义
佛fú(ㄈㄨˊ)
1、〔仿佛〕见“仿”。
2、古同“拂”,违背,违反。
其他字义
佛bì(ㄅ一ˋ)
1、古同“弼”,辅弼。
其他字义
佛bó(ㄅㄛˊ)
1、古同“勃”,兴起。
基本字义
仪(儀)yí(一ˊ)
1、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
3、礼物:贺仪。谢仪。
4、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
5、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6、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