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彘
基本解释
词条:『狗彘』
拼音:gǒu zhì
注音:ㄍㄡˇ ㄓˋ
解释:犬与猪。常比喻行为恶劣或品行卑劣的人。
精选例句
1、牟牟然惟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
2、祸国殃民: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无妨,老夫现下已是七十有余,见过的之辈,皆都把那礼法看作似命般重要,表面,背地里却行同狗彘,一肚子的男盗女娼。
5、此人一惯偷鸡摸狗,行同狗彘,谁能看得起他呢?
古代诗词
清代.梁启超.留别梁任南汉挪路卢:「况我实君累,君更不我尤,我若不报君,狗彘之不犹。」
宋代.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四木叶山:「余粱及狗彘,衣被遍城郭。」
宋代.释梵琮.偈颂九十三首:「者也之乎,鸡豚狗彘。」
宋代.晁说之.实纪二十韵:「尊名重器假狗彘,公卿何人是知理。」
宋代.洪咨夔.送交代王公辅:「奴颜婢舌竞动进,罗拜狗彘护优猱。」
基本字义
狗gǒu(ㄍㄡˇ)
1、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听觉嗅觉都很敏锐,善于看守门户,有的可以训练成军犬、警犬:走狗。狗彘(狗和猪)。狗刨(páo)(一种游泳动作)。狗盗(小偷)。狗腿子。狗仗人势。狗尾续貂(喻拿粗劣的东西接到美好的东西后面,很不相称,常指文章)。
基本字义
彘zhì(ㄓˋ)
1、猪:狗彘不如。狗彘不食。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