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菟
基本解释
词条:『伏菟』
拼音:fú tù
注音:ㄈㄨˊ ㄊㄨˋㄊㄨˊ
解释:
1.见"伏兔"。
2.见"伏兔"。
古代诗词
宋代.叶林.呈住山介石:「声名动猿鹤,道法伏菟龙。」
宋代.刘克庄.留山间种艺十绝:「待得伏菟堪采掘,此翁久矣作飞仙。」
明代.唐顺之.赠宜兴张医二首 其一:「草间收伏菟,涧畔煮香莼。」
基本字义
伏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基本字义
菟tù(ㄊㄨˋ)
1、〔菟丝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常缠绕在豆科植物上,对农作物有害。秋初开小花,子实入药。
其他字义
菟tú(ㄊㄨˊ)
1、〔於菟〕老虎的别称。
2、〔菟裘〕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泗水县;古代借指退隐者的居处。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