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议
基本解释
词条:『讽议』
拼音:fěng yì
注音:ㄈㄥˇ 一ˋ
解释:讽谏议论﹔婉转地发表议论。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采诗官:「不是章句无规刺,渐及朝廷绝讽议。」
唐代.裴耀卿.酬张九龄使风见示(时为宣州刺史):「宣室才华子,金闺讽议臣。」
清代.陈曾寿.题刘幼云先生潜庐读书图:「深心纪纲地,讽议回肝肠。」
明代.于慎行.述大司空镇山朱师治河功成百韵:「人焉俱讽议,公也独劻勷。」
基本字义
讽(諷)fěng(ㄈㄥˇ)
1、不看着书本念,背书:讽诵(抑扬顿挫地诵读)。讽咏。
2、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讽刺。讽谏(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讽喻(一种修辞手法,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的道理)。讽一劝百。
基本字义
议(議)yì(一ˋ)
1、意见,言论:议论。提议。建议。
2、讨论,商量:商议。会议。协议。议案。议决。议价。
3、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议。恐招物议。
4、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议。驳议。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