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辜
基本解释
词条:『伏辜』
拼音:fú gū
注音:ㄈㄨˊ ㄍㄨ
解释:服罪;承担罪责而死。语本《诗.小雅.雨无正》:"舍彼有罪,既伏其辜。"
古代诗词
明代.于鉴之.闻警二首(乙亥三月):「貉奴白帢频收系,蛾贼黄巾未伏辜。」
元代.陈孚.安南即事:「凤札重宣令,狼心更伏辜。」
清代.叶燮.湖天霜:「真盗失伏辜,渔人罹祸殃。」
元代.宋褧.早发安平(录囚襄阳):「伏辜痛呼謈,冤者说拲梏。」
明代.黄省曾.西门行一首:「伏辜于蛮方,遐窜不得还。」
基本字义
伏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基本字义
辜gū(ㄍㄨ)
1、罪:无辜。辜功(罪行)。死有余辜。
2、负,背:辜负。
3、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