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疟
基本解释
词条:『鬼疟』
拼音:guǐ nüè
注音:ㄍㄨㄟˇ 一ㄠˋ
解释:疟疾。古时迷信以为此病是疟鬼作祟所致,故称。
古代诗词
唐代.李商隐.异俗二首:「鬼疟朝朝避,春寒夜夜添。」
宋代.蒲寿宬.游西岩:「何人更嗔瘴鬼疟,及锋而用皆惊疑。」
基本字义
鬼guǐ(ㄍㄨㄟˇ)
1、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鬼魂。鬼魅。鬼蜮(a.鬼怪;b.阴险害人的)。
2、阴险,不光明:鬼话。鬼黠。鬼胎。
3、对人的蔑称或憎称:酒鬼。烟鬼。鬼子。吝啬鬼。
4、恶劣,糟糕(限做定语):鬼天气。
5、机灵,敏慧(多指小孩子):鬼精灵。
6、表示爱昵的称呼:小鬼。机灵鬼。
7、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基本字义
疟(瘧)nüè
1、〔疟疾〕一种按时发冷发烧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由疟蚊传染到人体血液里
2、(瘧)(“疾”读轻声)。
其他字义
疟(瘧)yào(一ㄠˋ)
1、〔疟子〕“疟(nüè)疾”的通称,如“发疟疟”(亦作“打摆子”)。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