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醮
基本解释
词条:『冠醮』
拼音:guān jiào
注音:ㄍㄨㄢㄍㄨㄢˋ ㄐ一ㄠˋ
解释:古代行冠礼的一种仪节。行冠礼时,首加冠,再加皮弁,再加爵弁。每一加而向宾位酌一次酒,谓之"冠醮";每三加而总向宾位敬一次醴(甜酒),谓之"冠醴"。
古代诗词
清代.佚名.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冠醮之平,匪酬匪酌。」
宋代.刘攽.次韵和杨叔恬赠郑秘丞:「次述畴昔游,弁髦迨冠醮。」
宋代.郊庙朝会歌辞.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其十七:「燕翼有谋,冠醮有礼。」
宋代.郊庙朝会歌辞.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其十三:「冠醮之义,匪酬匪酌。」
基本字义
冠guān(ㄍㄨㄢ)
1、帽子: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2、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
其他字义
冠guàn(ㄍㄨㄢˋ)
1、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冠。
2、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冠军。
3、姓。
基本字义
醮jiào(ㄐ一ㄠˋ)
1、古代婚娶时用酒祭神的礼:再醮(再婚)。
2、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打醮。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