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伏牺

基本解释

词条:『伏牺』

拼音:fú xī

注音:ㄈㄨˊ ㄒ一

解释:见"伏羲"。

古代诗词

元代.长筌子.抛球乐:「自大朴初分,剖散洪ㄨ,画八卦帝尊伏牺。」
宋代.梅尧臣.赠琴僧知白:「上人南方来,手抱伏牺器。」
明代.岳岱.咏怀七首:「因思伏牺画,当令鬼神忌。」
宋代.王禹偁.送田舍人出牧淮阳:「蒨旆出过应曜墓,棠阴潜上伏牺坛。」
宋代.释文珦.尧任舜禹行:「能赏能禅,缵承伏牺。」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基本字义

牺(犧)xī(ㄒ一)

1、古代称做祭品用的纯色牲畜:牺牲(a.古代祭祀用牲的通称,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如“牺牺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b.为了崇高的目的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等,如“为祖国不怕流血牺牺”;c.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如“他牺牺自己的休息时间,突击完成了任务”)。牺牛。牺尊(古代牺牛形的酒器)。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不伏烧埋 不甘雌伏 发隐擿伏 伏龙凤雏 发奸擿伏 伏首贴耳 福倚祸伏 伏法受诛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