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火
基本解释
词条:『伏火』
拼音:fú huǒ
注音:ㄈㄨˊ ㄏㄨㄛˇ
解释:
1.农历六月黄昏大火(古星名,即心宿二)的位置在中天,大暑后逐渐向西退伏,古谓"伏火"。
2.道家炼丹,调低炉火的温度谓"伏火"。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天坛峰下赠杜录事:「时杜方炼伏火砂次。」
唐代.白居易.题酒瓮呈梦得:「凌烟阁上功无分,伏火炉中药未成。」
唐代.白居易.对酒:「漫把参同契,难烧伏火砂。」
唐代.包佶.答窦拾遗卧病见寄:「瓶开枸杞悬泉水,鼎炼芙蓉伏火砂。」
唐代.李颀.送王道士还山:「心穷伏火阳精丹,口诵淮王万毕术。」
基本字义
伏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基本字义
火huǒ(ㄏㄨㄛˇ)
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
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
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
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
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
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