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惟
基本解释
词条:『伏惟』
拼音:fú wéi
注音:ㄈㄨˊ ㄨㄟˊ
解释:
1.亦作"伏维"。
2.下对上的敬词。多用于奏疏或信函。谓念及,想到。
3.表示希望,愿望。
古代诗词
魏晋.曹植.责躬:「伏惟陛下。」
宋代.曹组.忆瑶姬:「到如今,不得同欢,伏惟与他耐静。」
两汉.汉无名氏.孔雀东南飞:「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元代.马钰.满庭芳 邀姚公书:「伏惟神明协相,处安闲、法体け然。」
元代.沈禧.沁园春 寿:「伏惟电瞩,以表冰忱。」
基本字义
伏fú(ㄈㄨˊ)
1、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2、低下去:此起彼伏。
3、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5、隐藏:伏兵。埋伏。
6、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姓。
基本字义
惟wéi(ㄨㄟˊ)
1、单,只:惟独。惟一。惟有。惟恐。惟命是从。惟我独尊。
2、但是:雨虽止,惟路仍甚泥泞。
3、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惟妙惟肖。惟二月既望。
4、想,思考:思惟(亦作“思维”)。惟度(dù)(思量,揣度)。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