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革
基本解释
词条:『鸱革』
拼音:chī gé
注音:ㄔ ㄍㄜˊ
解释:指用革囊浮之于江的春秋吴人伍子胥。
古代诗词
宋代.吴龙翰.题国直先伯祖海潮赋后:「鸱革裹尸已尘土,未必怒怨卒未休。」
明代.阮自华.苦寒行:「捆臂雠牧,鸱革雠胥。」
明代.刘基.钱塘怀古得吴字:「鸱革愁何极,羊裘钓不迂。」
清代.屈大均.和人岳王墓:「鸱革有膏成碧玉,蜀镂无气上丹霄。」
清代.易顺鼎.别台咏怀 其四:「马革死输鸱革死,龙工生胜鸟工生。」
基本字义
鸱(鴟)chī(ㄔ)
1、古书上指鹞鹰:鸱张(嚣张、凶暴,像鸱张开翅膀一样)。鸱视(昂首而视,如鸱欲有所攫取)。鸱顾。鸱目虎吻(形容相貌凶恶)。
基本字义
革gé(ㄍㄜˊ)
1、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革。革履(皮鞋)。革囊。
2、改变:革新。革命(a.原意是改变命运;b.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c.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革。变革。
3、取消,除掉:革除。革职。革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
4、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
5、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