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爨
基本解释
词条:『炊爨』
拼音:chuī cuàn
注音:ㄔㄨㄟ ㄘㄨㄢˋ
解释:
1.烧火煮饭。
2.指从事炊事的人。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读书示子遹:「尔来更可笑,身籴儿炊爨。」
宋代.陆游.久雨喜晴十韵:「稍喜泥潦乾,破灶得炊爨。」
宋代.陆游.三山杜门作歌:「人怀一饼草间伏,往往经旬不炊爨。」
宋代.陆游.题旅舍壁:「敲门就炊爨,一饭敢忘君。」
宋代.陆游.早至园中:「旧为爱茶分水器,近缘炊爨得琴材。」
基本字义
炊chuī(ㄔㄨㄟ)
1、烧火做饭:炊事。炊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基本字义
爨cuàn(ㄘㄨㄢˋ)
1、烧火做饭:分居各爨。
2、灶:“客传萧寒爨不烟。”
3、中国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讲百花爨》。《文房四宝爨》。
4、演戏:“夫优伶爨演,实始有唐《目连救母》之起。”
5、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