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旒
基本解释
词条:『垂旒』
拼音:chuí liú
注音:ㄔㄨㄟˊ ㄌ一ㄡˊ
解释:
1.古代帝王贵族冠冕前后的装饰,以丝绳系玉串而成。
2.指帝王。
3.指居侯王之位。
古代诗词
唐代.蔡孚.打球篇:「薄暮汉宫愉乐罢,还归尧室晓垂旒。」
唐代.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垂旒资穆穆,祝网但恢恢。」
唐代.李峤.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垂旒沧海晏,解网法星空。」
唐代.沈佺期.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北阙垂旒暇,南宫听履回。」
南北朝.沈约.梁雅乐歌 皇雅 一:「垂旒御百神。」
基本字义
垂chuí(ㄔㄨㄟˊ)
1、东西一头挂下:垂杨柳。垂钓。垂直。垂线。垂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垂泪。垂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垂头丧气。
2、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爱。垂怜。垂询。
3、传下去,传留后世:垂范。永垂不朽。
4、接近,快要:垂危。垂老。垂成。功败垂成。
基本字义
旒liú(ㄌ一ㄡˊ)
1、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旒”。
2、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旒”。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