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桐
基本解释
词条:『爨桐』
拼音:cuàn tóng
注音:ㄘㄨㄢˋ ㄊㄨㄥˊ
解释:
1.谓焚烧桐木为炊。事本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蔡邕)闻火烈声,曰:'此良材也。'因请之,削以为琴,果有美音。"后以"爨桐"指遭毁弃的良材。
2.指焦尾琴。
古代诗词
唐代.顾非熊.冬日寄蔡先辈校书京:「惟君知我苦,何异爨桐鸣。」
唐代.刘得仁.夏日感怀寄所知:「中郎今远在,谁识爨桐音。」
宋代.随车娘子.天仙子:「蔡邕博识爨桐声,君背负,只此是。」
五代.韦庄.同旧韵:「但埋酆狱气,未发爨桐音。」
唐代.薛逢.北亭醉后叙旧赠东川陈书记:「临岐莫怪朱弦绝,曾是君家入爨桐。」
基本字义
爨cuàn(ㄘㄨㄢˋ)
1、烧火做饭:分居各爨。
2、灶:“客传萧寒爨不烟。”
3、中国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讲百花爨》。《文房四宝爨》。
4、演戏:“夫优伶爨演,实始有唐《目连救母》之起。”
5、姓。
基本字义
桐tóng(ㄊㄨㄥˊ)
1、〔泡(pāo)桐〕落叶乔木,叶大,开白色或紫色花,木材可做琴、船、箱等物。
2、〔梧桐〕见“梧”。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