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莸
基本解释
词条:『兰莸』
拼音:lán yóu
注音:ㄌㄢˊ 一ㄡˊ
解释:兰,香草;莸,臭草。多用以喻良莠﹑贤愚﹑美丑等。
古代诗词
清代.梁鼎芬.赠侯官沈瑜庆:「直须清节表时流,莫令人世说兰莸。」
清代.梁鼎芬.半山故宅:「琴瑟不调原可换,兰莸未别自难终。」
清代.梁鼎芬.同张琳论事谈诗有赠并送归省沅江 其二:「世味区兰莸,人才见玉瓦。」
清代.臧寿恭.读南宋杂事诗题后 其二:「一代兴亡事可寻,兰莸区别费初心。」
清代.黄节.为潘兰史题伍德彝丙申所绘独立图 其二:「岭外逢君脱宝刀,兰莸无并恨芳膏。」
基本字义
兰(蘭)lán(ㄌㄢˊ)
1、指“兰草”和“兰花”: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
2、古书上指“木兰”。
3、古同“栏”,家畜圈(juàn)。
4、古同“斓”,斑斓。
5、姓。
基本字义
莸(蕕)yóu(一ㄡˊ)
1、古书上指一种有臭味的草:薰莸。
2、落叶小灌木,叶子卵形或披针形,花淡蓝色,蒴果成熟后分裂成四个小坚果。供观赏,全株可入药。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