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凫
基本解释
词条:『海凫』
拼音:hǎi fú
注音:ㄏㄞˇ ㄈㄨˊ
解释:一种海鸟。古代曾有海凫出﹑天下乱的传说。
古代诗词
宋代.邓肃.小饮:「海凫乱飞三丈毛,蓝田不行四寸玉。」
宋代.谢翱.春江曲:「别时梦指水为誓,惟有海凫见妾泪。」
宋代.谢翱.拟古二首 其一:「翔鳞化海凫,不化脑中石。」
宋代.刘辰翁.秋景 秋高风怒号:「空林无落叶,拾得海凫毛。」
宋代.刘攽.寄丁元珍:「南海飞鸿北海凫,青冥相望羽翰孤。」
基本字义
海hǎi(ㄏㄞˇ)
1、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2、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3、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4、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5、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6、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7、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8、姓。
基本字义
凫(鳬)fú(ㄈㄨˊ)
1、水鸟,俗称“野鸭”,似鸭,雄的头部绿色,背部黑褐色,雌的全身黑褐色,常群游湖泊中,能飞。
2、同“浮”。
3、〔凫茈〕古书上指“荸荠”。
4、同“洑”。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