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蛮土

基本解释

词条:『蛮土』

拼音:mán tǔ

注音:ㄇㄢˊ ㄊㄨˇ

解释:古时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古代诗词

宋代.石延年.筹笔驿:「南既清蛮土,东期赤魏廷。」
宋代.石延年.筹笔驿:「南既清蛮土,东期赤魏庭。」
清代.钱澄之.酬袭在田孝廉:「先公旅榇淹蛮土,令弟麻衣带贼伤!左衽最怜吴地客,南冠犹恋汉家装。」
清代.张湄.台湾杂感 其三:「金盌不随淋雨出,一杯蛮土野花薰。」
明代.郑学醇.谒韩襄毅公祠:「节钺临蛮土,馀威铲大藤。」

基本字义

蛮(蠻)mán(ㄇㄢˊ)

1、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蛮。蛮横(hèng)。蛮不讲理。

2、愣,强悍:一味蛮干。

3、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蛮荒。

4、方言,相当于“很”:蛮好。

基本字义

tǔ(ㄊㄨˇ)

1、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土壤。黄土。

2、疆域:国土。领土。

3、本地的,地方性的:故土。

4、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5、不合潮流:土气。

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

7、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土族。

9、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触斗蛮争 楚管蛮弦 蛮不讲理 蛮烟瘴雾 蛮触相争 蛮来生作 蛮风瘴雨 蛮横无理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