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旗
基本解释
词条:『虹旗』
拼音:hóng qí
注音:ㄏㄨㄥˊ ㄑ一ˊ
解释:彩旗。
古代诗词
隋代.江总.秋日侍宴娄苑湖应诏诗:「虹旗照岛屿。」
唐代.李峤.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夹岸虹旗转,分朋兽罟张。」
唐代.沈佺期.陪幸韦嗣立山庄:「虹旗萦秀木,凤辇拂疏筇。」
唐代.苏颋.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泛渭川得齐字:「虹旗映绿荑,春仗汉丰西。」
明代.无名.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送神:「车移凤辇,旆转虹旗。」
基本字义
虹hóng(ㄏㄨㄥˊ)
1、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是大气中的小水珠经日光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出现在和太阳相对着的方向。
2、指桥(因形似虹):虹桥(中国古代的一种木拱桥。外形如长虹贯空。亦称“飞桥”)。断虹。长虹卧波。
基本字义
旗qí(ㄑ一ˊ)
1、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2、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3、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