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皮
基本解释
词条:『麻皮』
拼音:má pí
注音:ㄇㄚˊ ㄆ一ˊ
解释:
1.麻经沤后剥下的皮。
2.称出天花或水痘后在脸上留下瘢痕的人。参见"麻子"。
古代诗词
宋代.释妙伦.偈颂八十五首:「一味麻皮头,做出万般样。」
宋代.释绍昙.佛临禅师赞:「文武火煨石要香,麻皮头缠人必倒。」
明代.杜琼.赠刘草窗三十韵:「后苑副使说董子,用墨浓古皴麻皮。」
宋代.释绍昙.赞国清灵叟和尚真入北祖师会:「用无准麻皮头,瞎临济正法眼。」
基本字义
麻má(ㄇㄚˊ)
1、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2、指“芝麻”:麻酱。麻油。
3、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4、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6、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7、喻纷乱:麻乱。麻沸。
8、姓。
基本字义
皮pí(ㄆ一ˊ)
1、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皮毛。
2、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皮。
3、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皮。书皮。
4、表面:地皮。
5、薄片状的东西:豆腐皮。
6、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皮了。
7、不老实,淘气:顽皮。
8、指橡胶:胶皮。皮球。
9、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