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骨
基本解释
词条:『合骨』
拼音:hé gǔ
注音:ㄏㄜˊㄍㄜˇ ㄍㄨˇㄍㄨ
解释:
1.犹合葬。
2.肉不剔骨。
古代诗词
清代.屈大均.哀述 其九:「合骨先公速,迎魂故宅迟。」
基本字义
合hé(ㄏㄜˊ)
1、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总共,全:合家欢乐。
6、计,折算:合多少钱。
7、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其他字义
合gě(ㄍㄜˇ)
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基本字义
骨gǔ(ㄍㄨˇ)
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其他字义
骨gū(ㄍㄨ)
1、〔骨朵儿(duor)〕尚未开放的花朵。
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