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
基本解释
词条:『绵山』
拼音:mián shān
注音:ㄇㄧㄢˊ ㄕㄢ
解释:
1.亦作"绵山"。
2.山名。在山西省介休县东南,山下有地名绵上,故名绵山。相传春秋时晋介之推隐此山中,故又称介山。
古代诗词
明代.程可中.介休道中:「望望绵山侵面出,时时汾水避人流。」
宋代.程公许.满戌有日置酒还宫为诸友赠别:「左绵山川见宽,周遭四境皆奇观。」
宋代.杨万里.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 其三:「绵山恨骨已寒灰,尽禁厨烟肯更回。」
金朝.元好问.同姚公茂徐沟道中联句:「绵山连汉垒,汾水入并门。」
基本字义
绵(綿)mián(ㄇ一ㄢˊ)
1、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丝绵。绵绸。绵里藏针。
2、像丝绵那样柔软或薄弱:绵薄。绵软。绵力。
3、像丝绵那样延续不断:绵延。绵联。绵长。绵亘。连绵。
4、性情温和:他平时挺绵。
基本字义
山shān(ㄕㄢ)
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