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寒松

基本解释

词条:『寒松』

拼音:hán sōng

注音:ㄏㄢˊ ㄙㄨㄥ

解释:寒冬不凋的松树。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邓鲂、张彻落第:「寒松无妖花,枝下无人行。」
唐代.白居易.题王处士郊居:「寒松纵老风标在,野鹤虽饥饮啄闲。」
唐代.白居易.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 时为河南尹。:「岩寒松柏短,石古莓苔厚。」
唐代.白居易.梦得前所酬:「昔饶春桂长先折,今伴寒松取后凋。」
唐代.包佶.朝拜元陵:「不见露盘迎晓日,唯闻木斧扣寒松。」

基本字义

hán(ㄏㄢˊ)

1、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2、害怕:寒心。

3、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基本字义

松(鬆)sōng(ㄙㄨㄥ)

1、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松针。松脂。松香。松子。

2、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捆得太松。土质松软。蓬松。宽松。疏松。松懈。

3、放开:松手。松绑。松心。

4、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松。鱼松。

5、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冰寒于水 白屋寒门 八百孤寒 冰雪严寒 薄寒中人 不寒而栗 不饥不寒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