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民间文学

基本解释

词条:『民间文学』

拼音:mín jiān wén xué

注音:ㄇㄧㄣˊ ㄐㄧㄢ ㄨㄣˊ ㄒㄩㄝˊ

解释:指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修改、加工的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寓言、民歌、谣谚、说唱、谜语等。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等不同于作家书面文学的特征。

精选例句

1、因为有“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这样一个盖棺论定的结论,所以原本很复杂的口传文学编创问题也就很少有人涉足了。
2、爷爷是民间文学作家,经常下乡采集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
3、在此基础上,对民间文学艺术权利归属、权利内容以及限制、权利保护期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自己的。
4、的哈萨克族人民在其漫长的进程中,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创造和了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学,其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学作品,遍布哈萨克人社会生活的。
5、民间文学中那些表现劳动主题的作品,往往歌颂集体的力量,赞美群众的技能和智慧,充分估计劳动的意义,从而对那些勤劳的人们倍加赞扬,对那些游手好闲的懒汉,或者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多方的鞭挞与惩罚。

古代诗词

近现代.聂绀弩.钟三四清归:「民间文学将何说,斩将封神又子牙。」

近义词:通俗文学、大众文学

基本字义

mín(ㄇ一ㄣˊ)

1、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2、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3、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4、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5、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6、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7、同“苠”。

基本字义

间(間)jiān(ㄐ一ㄢ)

1、两段时间或两种事物相接的地方:中间。间距。间奏。天地之间。

2、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田间。人间。

3、房子内隔成的部分:里间。衣帽间。间量。

4、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一间房。

其他字义

间(間)jiàn(ㄐ一ㄢˋ)

1、空隙:间隙。当间儿。亲密无间。

2、隔开,不连接:间隔。间断。间接。间日。间歇。黑白相间。

3、挑拨使人不和:离间。间谍。反间计。

4、拔去,除去:间苗。

5、偏僻的小路:间道。间行(从小路走)。

6、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基本字义

wén(ㄨㄣˊ)

1、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

2、刺画花纹:文身。

3、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4、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

5、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

6、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

7、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8、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9、温和:文火。文静。文雅。

10、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11、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

12、专指社会科学:文科。

13、掩饰:文过饰非。

14、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15、姓。

基本字义

学(學)xué(ㄒㄩㄝˊ)

1、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2、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3、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4、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中英翻译

翻译:folklore

folklore*['fәuklɒ:]
n. 民俗学, 民间风俗, 民间传说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爱民如子 安国富民 安民告示 邦以民为本 保国安民 保境息民 病民蛊国 病民害国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